編者按:為慶祝建黨90周年,6月16日,安徽工人日報報道了我公司優秀共產員、經營部主任向海兵的先進事跡。
理想是人生的太陽,青春是生命的輝煌。34歲的向海兵,扎根企業沃土13年,書寫了迸發青春活力的篇章。
1998年夏秋之交,畢業于上海海運學校的向海兵,帶著熱血男兒的理想與追求,投入了安徽交通航務工程有限公司的懷抱。5年的水手工作,他踏踏實實、不辭辛勞,在絢麗的浪花中成為出色的“水上蛟龍”。時間轉眼到了2004年1月,向海兵被組織上派往淮河干流工程項目部當上了技術員,不久擔任工程科長、亳州渦河治理工程項目經理。
每一個崗位的交替,每一個角色的轉換,對向海兵來說,都是新一輪考驗和歷練。的確,他所學專業知識與工作實踐需求差距相差較大,所以,他悟出了“唯有扎實掌握技術和技能”才能得心應手地踐行管理、質量、安全等系統性工作,才能讓經濟效益開花結果”的真諦。那些日子里,向海兵不僅向行家里手請教,而且自費2000多元購買了《工程制圖》、《工程測量》等專業技術書籍,基本上每天夜晚學習到凌晨一點多鐘。他還通過自學求知的途徑,先后拿到了合肥工業大學企業管理專業?坪屯聊竟こ瘫究莆膽{,2009年獲得了水利水電二級建造師和港口與航道一級建造師的職業資格。
如魚得水,學以致用。向海兵在嫻熟掌握多項技術的同時,潛心鉆研和創新施工工藝,贏得了可觀的綜合效益。比如渦河治理工程,由于受土質復雜因素的影響,施工中隨時會發生滑坡、船舶傾覆的危險,加之河兩岸雜草、蘆葦密集,施工難度前所未有。于是,他一方面推定高坡切灘新技術,另一方面將割草機風扇刀片改為圓形鋸齒刀片,結果兩大難題迎刃而解,為企業節約成本資金60萬元。其中蘆葦清除施工新技術,榮獲安徽省建筑業優秀QC成果二等獎、安徽建工集團優秀施工工法四等獎。還比如,針對亳州市區域段河道治理中挖泥船施工排距的疑難雜癥,向海兵果斷運用了“圍堰交替施工”新方案,有效地加快了淤泥沉淀進度,顯著增加了容量,縮短疏浚排距2500米,清運遠排距土方量達10萬立方米,節約50多萬元。記者了解到,向海兵和他的團隊干一項工程樹一塊豐碑,僅渦河治理工程的信譽評價指數,安徽省水利廳就給予最高等級“AA”級,排序全省首位。
新的使命,新的重任。2010年7月,向海兵走上了公司經營部主任的崗位,主要負責企業投標工程工作。進入陌生領域,他憑借執著的信念和對企業的摯愛,狠下功夫,刻苦鉆研,力爭干出道道來。近一年時間,向海兵幾乎沒有休過雙休日、節假日、最長時間吃、住在辦公室做項目標書達半個月。今年春節假期,他安排同事陳渝、張黎杰、高琪回家過年,大年初一獨自承擔了新標書趕制任務。他拜知識全面、業務熟練的汪亞敏為師,得到了相當寶貴的“財富”……
正是鍥而不舍的進取,正是點滴積累的奉獻,向海兵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業績,截止今年5月底,經營部中標工程總合同金額達2億多元。
(本報通訊員 王永來 本報記者 王淦堂)